到平溪除了放天燈,就是要吃在地美食。忘了哪一年開始,只要來平溪,我都會來這一家古早味麵茶,店裡懷舊的氛圍,讓我可以邊吃麵茶、太白粉,邊回想孩提簡單美好的時光。
這次我發現來吃麵茶的,不再侷限於中老年人,反而多半是三三兩兩的年輕人一進門就知道要點什麼,也許他們也是來回味父母帶他們嚐過的味道,也許是網路介紹來嚐鮮,總之,很開心這樣傳統的好味道可以延續下去。
店名:平溪古早味麵茶
地址:新北市平溪區平溪街35號
電話:0958521525
營業時間:星期一、二11:00–19:15 星期五、六、日10:30–20:00 (星期三、四休息)
環境
麵茶店和火車站在知名的香腸攤前分開兩條不同路線,往有全台最老郵筒的平溪郵局走去就會看到。
店前屋簷下掛著天燈和寫著麵茶、杏仁茶的燈籠招牌。
門前一個捧著香蕉比讚的塑像,感覺和理著平頭的老闆有點像,但是為什麼拿的是香蕉,只能下次去再問老闆了。
從右邊一大片鏤空沒有窗子的地方看進去,很像在看一張泛黃的老照片。
照片裡昏黃的燈光、橢圓形燈籠、擺著碰餅的木櫃、擺設和在用餐的客人,構成一幅上世紀60年代氛圍。
穿著現代衣服的客人有點突兀,或者說現代人經由這扇無窗的窗,穿越到了幾十年前的光景。
店內座位不多,只有幾張4人桌,不然就是攤車前「吧台」的位置。
天氣好的時候,坐外面的長板凳也好像不錯。
店內的古早味,不只在食物,連擺設也是,像是毛筆字寫的價目表就有陳年的感覺,因為現代學生不強制寫書法了。
店內有個煮開水的大茶壺,我突然想起在基隆有個推車麵茶的阿伯也是有個大休壺,泡麵茶的水真的很重要呢。
老闆本身是平溪人,他說以前承接岳父的麵茶生意,原來和太太是開著發財車在賣,後來做到開了這個店面,也很有一番成就了。
菜單
店內主要賣的是麵茶湯、杏仁茶、花生湯、熱太白粉搭配碰餅、油條或煉乳。
太白粉是我小時候吃過的甜湯,很意外長大後發現很少人吃過,喜歡嚐新的人可以試試。
店裡也有外賣麵茶粉、杏仁粉,可以帶回家自己泡。
用餐心得
麵茶(糊)
忘了小時候吃的麵茶是自家炒的還是買的,老闆說麵茶主要就是用麵粉、豬油、油蔥酥和糖拌炒而成,因應現代人多元需要,也有去掉豬油做成素麵茶,所以點餐前,老闆都會很貼心詢問客人要葷或素。
除了葷素有別,麵茶沖泡水量也有別,少一點變麵茶糊,多了成湯麵茶,夏天還可以做冰的喝。
家裡以前都是吃麵茶糊,聞著麵茶和芝麻的香氣,口感有點像冰淇淋,小孩子喜歡這樣舔著吃的感覺,捨不得馬上下肚,希望讓香氣多停留在口中久一點,可以回味,還有飽足感。
湯麵茶+碰餅
湯麵茶有點像喝米漿,所以一般會加油條或碰餅。
先前去台南才注意到碰(椪)餅,據說這是南部特有的古早味糕點,以麵粉、麥芽糖、植物油和黑糖蒸烤,空心的樣子很特別。
碰餅是那種一碰就碎的感覺,除了單吃,撕開來放進湯麵茶更香,如果嫌油條比較油的人,可以點碰餅。
熱太白粉
古早味麵茶重回舞台,其實還有更少人知道的太白粉吃法。
小時候家裡教台語的講法是「粉啊」,不知道其他各地有沒有什麼不一樣,現在好像就都是講太白粉。
跟基隆推車阿伯一樣,這家店也賣太白粉,水一沖接著要趕緊攪拌成透明狀,才是成功。
咕溜的口感,加入黑糖吃起來止飢又止饞,因為小孩子嚐到甜頭,什麼都好吃,媽媽三兩下功夫就能滿足我們的口腹之欲,皆大歡喜。
吃完後,我們免不了要散步去看火車,一樣是假日,發現人潮少了。
據說現在平溪以十分寮最熱鬧,不過個人覺得,一樣可以放天燈,平溪不擁擠的環境更適合輕鬆慢步、小旅行和放空,再來吃個古早味麵茶,感受往日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