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傳統小吃逐漸退居暗弄小巷裡,有的是因為新人類不愛或不懂吃,有的是只有在節日才會被想起,就像刈包、粽子,要不是有人堅持一年四季在賣,不知哪天會走入歷史鎔爐。
尾牙應景食品之一是刈包,幾年前意外發現這家位於委託行街區的新開的刈堡BAO,不只有傳統口味,還推陳出新,在基隆少數幾家老店中有了立足之地,也算是發揚光大,重新打響台式漢堡的名號。
店名:刈堡BAO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孝一路23巷3弄1號
電話:0901167900
營業時間: 17:30–23:00(星期一休息)
環境
基隆委託行街區堪稱早期全台最大百貨商城,也是代購始祖,大致位於孝一路23巷和鄰近的店面跟街區。
第一次晚上走進這個街區,看到一家擇食居酒屋,在昏黃的燈光和木質的裝潢風格下,透露出日式的氛圍。
不過我要找的是位於它背後的刈堡BAO。
小小的一個三角窗店面,除了裡面圍著的料理作業區,座位只有吧台和店前面一組仁愛國小學生桌椅,所以多半是外帶。
店面雖小,牆上已貼有不少政商名人簽名相挺的方紙。
從店名看,想當然爾主賣刈包,除了傳統口味,還有店家研發的日式燒肉、韓式泡菜等。
不過菜單裡面出現了關東煮,原來店家後來擴增項目,店面就在斜對角,所以是二合一,可以互通。
本來想順便點來吃看看,但關東煮還沒準備好,我就專心來品嚐刈包吧。
刈包可以另加起司或蛋,傳統中有創新的做法,讓我猶豫了一下,不過初來乍到,我還是點了一個傳統刈包,再點一碗味噌蛋花湯祛寒。
用餐心得
傳統刈包(60元)
文青風的刈包就是不一樣,以紙袋取代傳統塑膠袋包裝刈包,多了幾分質感。
特別要求店家多給花生粉,大小不同的顆粒,鼻子一湊近香氣就撲上來。
三層肉肥瘦比約各半,肥的不油,瘦的也不柴,顯然有下足功夫;至於酸菜味道過重了點,可能是因為我點加辣的,還好花生彌補了不少。
餅皮是比較鬆軟的,應該比較符合現代人的口味。
要是喜歡有嚼勁一點的,我覺得上次吃的瑞芳三輪車古早味就很適合。
總體而言,這個刈包在傳統中有創新,難怪在基隆這麼小的市場已經累積了不少指名度。
味噌蛋花湯(35元)
傳統刈包多配四神湯,店家取代的是偏日式的味噌湯、貢丸湯或綜合。
我點了味噌蛋花湯,對於蛋花的滑嫩爽口印象深刻,味噌的味道不過重也不鹹,讓我喝了個碗底朝天。
刈堡BAO以刈包起家,近來又在對角開了關東煮,營業時間是傍晚到凌晨,儼然成為委託行街區的深夜食堂,吃宵夜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