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沒爬過玉山,一直覺得有遺憾。
但住在基隆,我終於登上基隆的最高山了!
基隆的最高山不是基隆山,是位於基隆市七堵區,和新北市的汐止、平溪交界的姜子寮山。
上次登基隆山,我說基隆山不在基隆很奇怪,被網友打臉:基隆路也不在基隆啊!
姜子寮山海拔729公尺,我順便查了一下,比基隆山的588公尺高。
從登山步道口到攻頂的三角點為1670公尺,來回約需2小時,而且略有坡度,有人說最後200公尺是好漢坡,不過可能爬到後段體力較差,我覺得最後600公尺都是考驗。
但是攻頂後360度環視大台北風光,天氣好還能看到101,值得!
開車導航姜子寮山步道,就會沿著泰安產業道路到終點。
中途會經過泰安瀑布的入口,走到瀑布不用10分鐘,爬完山還有時間和體力的話,可以至瀑布玩水消暑一下。
泰安產業道終點有個流動廁所,這是攻頂前惟一僅有,如果想要舒適一點的,建議使用泰安瀑布的公廁,那裡會好很多。
路邊就可以停車。
入口是個枕木步道。
走上去不到100公尺,才發現別有洞天。
原來這裡才是停車場,所以開車的話可以在剛剛流動廁所的位置再往前開。
看樣子這裡還在整建中,未來或許會更便利吧!
剛起步的興致勃勃,多走點路算什麼。
這張步道導覽圖比較清楚。
入口附近其實還有個景觀平台,我們是下山後才又去看,不過這裡就依順序挪來前面讓大家了解一下。
平台隱身在樹林後,視野不錯,但是蚊子不少,大概多數人來到這裡就是要爬姜子寮山,想說下來再看,但下來後發現體力大量消耗就略過了吧?
從興建中的停車場開始是個水泥坡地,不久就可以看見應該是善心人士自發放置的愛心登山杖,雖是就地取材,但非常結實好用。
記得用完要原地歸還。
因為滿輕便的,而且路程不少坡路,個人走完之後,覺得是很有幫助的。
沿路從枕木階梯、水泥路、土石路到水泥階梯,大致上都整理得很不錯。
前半段也多在林間綠蔭下走,稍微能抵擋近日的炎熱高溫。
步行約10幾分鐘的這段路沒有遮蔭處,還好也不長。
走了約25分鐘,出現了通往旗尾崙的路口。
不過這額外1400公尺的距離,對於開始有感的我們,只能謝謝再聯絡了。
往前還有個通往內西勢坑的岔路,一樣跳過。
眼前的路越走越「長」,不管是心理作用、天氣或體力關係,大概攻頂的最後600公尺開始進入撞牆期了。
隨著越接近山頂,越無樹蔭遮蔽。
約倒數200公尺處,才有陰涼處和座椅供喘息。
和山友小聊後,發起最後攻勢。
頂著大太陽,終於看到山頂了。
加上休息時日,約花了55分登上姜子寮山。
姜子寮山標高729公尺,是小百岳的第11號。
據說早期因為獵人在此搭工寮追捕山羌而得名。
不過應該要叫羌子寮山才對,也才能讓後世望名生義,理解早期的歷史。
怎麼又變成姜子寮山咧?
可以發起正名運動嗎?
呵呵!
山頂毫無遮蔽,但四面八方的山風吹來,還是有散熱的功能。
姜子寮山視野遼闊,不過這天雖然熱,山下卻仍有雲霧遮蔽,要不然照標示可以清楚看到基隆港、基隆嶼等海景。
這方向的石筍尖、薯榔尖特別突出,加上更遠一點的鋒(峰)頭尖,合稱平溪三尖。
聽說可以看到101,尋尋覓覓後,終於在山後看到,不過雲層厚了點,相機無法拍得很清晰,山友來再仔細找找吧?
下山還要原路回,應該會輕鬆些吧?
結果我們花了40分鐘,算是差強人意。
本來要去泰安瀑布,不過最近沒下雨,水量不大,加上也累了,就打道回府。
姜子寮山步道略微考驗體力,不過山頂風光真的很美,想來攻頂的人建議養好精神,避開大太陽的時段走會更輕鬆哦!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