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不知道,全台防空洞數量最多的地方,竟然就在基隆。
基隆過去是軍事要地,砲台數量數一數二,來到三坑順便查了一下資料,才知道防空洞也是,只不過多數乏人問津,藉由百年防空洞,我才知道基隆還有這一項全台之最。
百年防空洞是全台少數能通行人的防空洞,再加上曾有廖添丁的傳說,到三坑的遊客,值得來一探究竟,順道嚐嚐在地有名的美食。
半日遊路線建議:
三坑火車站>阿娟鍋貼>雨陽步道>百年防空洞>百年天主堂>三坑菜頭滷>阿微剉冰、高記粉圓
百年防空洞+雨陽步道
出入口:基隆市仁愛區龍安街96巷8號旁或獅球路25巷16弄
三坑站因為台鐵捷運化而於2003年啟用,高架的站體正好可讓人車在地面通行。
看車站裡的這張路網圖便可知道,基隆站地位很「尷尬」,因為台鐵自七堵、八堵往宜蘭而去,高鐵向東部延伸也大致如此,到基隆會變得「多餘」,所以連捷運站的東延也喬不定,甚至傳出基隆站最後只剩下捷運,連火車都考慮要撤了。
離題了。
要走百年防空洞,建議可以走三坑車站的雨陽步道,到精一路口穿越鐵路抵達。
雨陽步道是一直讓我覺得很有特色的。
從名稱就可知道,這個加了雨遮的步道,可以遮陽遮雨,特別是遮雨的功能,是全台少見的。
跳回到省道2號的南榮路轉進來三坑車站前那一座人行陸橋,不也是加了雨遮?
雨陽步道兩側都密實地加了鐵圍籬,因為人會行走在南來北往的鐵道中間,這應該也是少見的都市景觀了吧?
一直好奇什麼時候會有兩車交會的時候。
到了步道的盡頭,是一處人車通行的有柵欄平交道。
對面有彩色圍牆的馬路就是通往百年防空洞的入口。
彩色牆面畫著廖添丁槍殺日本線民陳良九的故事,其後廖添丁就從這裡逃往獅球嶺避難。
廖添丁是誰?
這是幫現代小孩問的。
人稱義賊的廖添丁,是台灣民間流傳劫富濟貧、對抗日本人的傳奇人物。
現代小孩會不會只知道蜘蛛人、美國隊長?
基隆多山,港後山脈相連,從百年防空洞這個山體就可以連接到獅球嶺,那裡有座位於國道一號中興大業隧道上方的獅球嶺砲台,可以俯瞰基隆港,景觀超美。
這座百年防空洞就可以連接三坑和獅球路、成功市場、成功國小等地。
百年防空洞建於日治時期的1903年,是日軍61軍醫院(前基隆海軍醫院,位於現今成功國小)的避難所,高約1.8公尺,長50公尺,符合一般東方人通行的高度,要是你高人一等,記得要低頭,就當是向百年古蹟致敬吧!
二戰末期,防空洞一度成為日軍的彈藥庫,等到光復後,國軍曾駐守一陣子,但撤離後未經管理,成為治安的死角,當地里長爭取加裝照明和掛上歷史照片,才成為居民往來三坑車站和兆連國宅的捷徑。
走進百年防空洞,就像進入時光隧道,一幕幕歷史照片如跑馬燈,訴說當時日軍在基隆的情形。
耳邊還能聽到平交道噹噹噹的響聲。
短短50公尺,竟可以走過百年。
走出來重見天日後,再回望防空洞口,卻彷彿走出桃花源般消失不見…
這防空洞做得真隱密。
這裡是獅球路25巷16弄一帶,地上還能看到百年防空洞方向的指示,可見一般導引是從這裡走吧?
走在成功陸橋底下,兩側是串連成功市場的傳統市集。
再經過鐵道右轉龍安街,就可以回到雨陽步道。
百年天主堂
在百年防空洞前,如果朝左側道路直上,還有一處百年古蹟,據介紹原名為耶穌君王堂。
在龍安街和精一路口交叉處往上看彩色圍牆下,就是聖母亭和天主堂的入口牌樓。
雖然有鐵皮屋頂,但是屋漏蠻嚴重的,可以預想人去樓空了。
因為下過雨,坡度很陡,地面又潮溼,讓我的腳步很吃力,深怕失足。
喘息間正好看到中正公園。
再往上只見荒煙蔓草,或是大門緊閉,大概是教堂遺跡了,難怪在景點上的介紹資料極少。
不過這裡也能看到基隆另一地標協和電廠的三枝大煙囪。
往回走才注意到剛經過的這地方也是天主堂。
據網友介紹,教務也已廢止。
百年教堂探索,只能就此打住。
但是來看看風景也是不錯的。
三坑因台鐵捷運化而興起,百年防空洞、雨陽步道、百年天主堂漸重回世人的眼前,附近也有不少美食值得介紹,像是阿娟鍋貼、阿微剉冰、高記粉圓、三坑菜頭滷,路過可以嚐嚐。
半日遊路線建議:
三坑火車站>阿娟鍋貼>雨陽步道>百年防空洞>百年天主堂>三坑菜頭滷>阿微剉冰、高記粉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