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開車到基隆嚐美食,很多人下了高速公路都右轉到廟口去了。
殊不知向左轉後會發現,自從基隆新站落成、基一信橋拆除,整個火車站商圈和孝三路一帶,彷彿另外開了一扇窗,重新亮了起來,不僅食尚玩家常來探訪在地人不宣的傳統小吃,這一帶更開了不少與在地文化和食材結合的新餐廳,就像這一家鍋務局。
店名:鍋務局涮涮鍋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孝四路30-1號2樓
電話:02-24250300
營業時間:11:30-23:00
基隆人很愛吃鍋,敢在風華再造的火車站商圈開店,自然要有幾把刷子。
鍋務局自行研發的各種風味湯頭,非常契合來自崁仔頂漁市的生鮮食材,要辣的有剝皮辣椒鍋,要香濃的有牛奶鍋,而且加湯加的都是原湯,不來多喝幾碗,怎麼對得起自己的肚皮。
店內裝潢也有獨到之處,在時尚中帶有濃濃的懷舊風,可以說,想認識基隆或是回味過去,來鍋務局就對了。
位置和交通:
鍋務局是面對基隆港和火車站的第一排,下高速公路到海洋廣場前往左轉,朝火車站南站走就可看到,站旁就有收費停車場。
如果是坐火車來,出了火車站南站,過一個馬路就到了,真的不用一分鐘。
從火車站看去,正前方是基隆港和基隆最高的皇冠大樓,右邊大樓的二樓可清楚看見鍋務局的招牌。
一大片落地窗,邊吃美食邊看風景超棒的,想必這是個「賓」家必爭之地,記得要先卡訂位哦!
店內環境
鍋務局位於二樓,除了騎樓有招牌,地上還有閃閃發亮的雷射燈投影提醒,走過也不會錯過。
有電梯可以搭乘,不過我建議走樓梯,因為店家的廣告台詞寫得蠻有味道的,另有關於基隆火車站歷史的介紹,讓人不自覺地文青上身。
用餐區概分三大區,進門右手邊有個兩張四人桌的包廂,左手邊則是四人桌和靠牆的高腳椅座位。
包廂裡有描寫日治時期基隆的生活照片和職業明細圖,非常珍貴,據說是一位在地文史工作者潘江衛先生所提供,在此真要向他致敬,讓我們了解前人的生活點滴。
不過旁邊的結婚照和半身照風格似曾相識,我懷疑背面是不是都寫著:「勿忘影中人」。
那年代應該也是二次大戰後了,本人或許有可能還在,或者子孫看到應該很有感吧?
主要用餐區的牆上延續著基隆歷史的介紹,特別是基隆火車站的蛻變。
1891清朝開始設站是第1代,日治時期則有兩次改建,戰後至今則是第4和第5代。
倚牆擺設的高腳座位,一個人來吃也很自在。
特別是靠窗的這一排,就是剛剛從街上看上來的,視野最佳。
我蠻喜歡這張圓桌的,靠近窗邊的角落,三五好友或家人圍坐,拍照也很美。
店面一整個海水正藍和白浪濤濤的色系,還有很多擺飾像船錨和舵,也呼應了海洋的元素。
要說台灣以海洋立國,基隆則可以說是海洋立城,一點兒也不為過。
鍋務局就像一條船,我們跟著他,準備要去...
吃大餐啦!
菜單
怎麼點餐?
放心,菜單上有步驟,依序為湯頭(7選1,昆布柴魚不加價,其餘加70元)、套餐(單點或雙人)、主食(6選1,白飯、龍口冬粉、讚歧烏龍麵、王子麵、蒸煮麵和雞蛋),飲料則為自助式,可以無限續杯。
套餐附餐前醋和明治冰淇淋或奶酪二選一。
另外也有單點的項目,可供自由搭配。
自助調料
自助調料區有十多種,自助斟酌取用。
自助飲料機有金選奶茶、蜜桃茶、茉香綠茶和冰開水,個人還蠻喜歡他們家的奶茶,香濃不澀。
餐前醋
酸V啊酸V的滋味,喝起來立馬喚醒沈睡的味蕾。
這在一般火鍋店是不會有的待遇,加分!
菜盤
不說還以為誰點的經濟鍋,菜盤裡頭還有兩隻蝦子咧!
其他還有金針菇、蕃茄、香菇、蛋腸、南瓜…族繁不及備載。
做為基隆火鍋,蛋腸是一定要的,而且鍋務局切的就是比人大塊,吃起來超有感。
湯底
好的湯底可以帶涮物上天堂,鍋務局對這一點非常堅持。
自製研發的湯底在傳統中有創新,讓人吃完火鍋後完全不會覺得口乾舌燥。
而且加湯很大方,剝皮辣椒蛤蜊就加剝皮辣椒蛤蜊湯、小泡椒就加小泡椒湯、牛奶鍋就加牛奶湯…,鍋務局這麼大氣,喜歡喝湯的朋友更別客氣哦!
剝皮辣椒蛤蜊
不是我自誇,個人點的這個火鍋湯底最適合溼溼冷冷的基隆,剝皮辣椒的微辣微甜,再加上蛤蜊的鹹鹹海味,涮什麼都夠味,可以不用沾調味料啦。
小泡椒
這也是店家頗為自豪的湯底。
以果醋浸泡的辣椒帶有強烈的酸性,再加入青花椒和昆布、柴魚熬煮,整個湯底酸麻帶辣,坐在對面,都聞到濃郁的香氣越界撲鼻而來。
牛奶起司
這些年很流行牛奶鍋,鍋務局的牛奶鍋又再加上起司片,讓奶香更為濃郁,也多了一點鹹鹹的香甜,看著起司慢慢地隨著熱氣融化,我的心也彷彿融化了。
這鍋湯底絕對是少女和小孩的最愛。
麻辣
吃過鍋務局的剝皮辣椒或小泡椒鍋,一定會對他們家同樣辣系列的麻辣湯底更具信心。
一貫地香麻帶辣,而且真材實料,隨湯附上好幾塊鴨血和豆腐,入味有彈性,涮上各種食材都能吃得很過癮。
番茄味噌
吃火鍋的湯底,除了特殊口味之外,我也常點番茄鍋,總覺得會比較健康;味噌湯是日本人的日常美食,沒想到鍋務局把兩個結合得就像麟洋配那樣的黃金組合,濃郁果香襯托出味噌的香甜,不一樣的番茄鍋,值得一嚐。
套餐主鍋
八鮮過海海鮮鍋
人多的好處,就是可以共同分攤,讓店家把最好的拿出來,特別是崁仔頂直送的海鮮,既然來了,就要一次吃好、吃滿。
八鮮過海的海鮮組合包括牡蠣、草蝦、天使紅蝦、蛤蜊、軟絲、鮭魚、鱸魚和鯛魚,這都是店家當日自崁仔頂精挑細選而來,才會每個色澤都很鮮活。
像這魚片鮮美地讓我迫不及待,感覺沾點哇沙米就可以當生魚片直接送入嘴裡。
軟絲和牡蠣都不用涮太久,稍微帶二下就能吃到Q彈緊緻的肉質。
蛤蜊也大得有點誇張,是季節到了嗎?前一陣子我在別家吃到的怎麼那麼小顆。
每個一下鍋馬上就「露餡」,肉質肥美,鮮啊!
枸杞鱸魚蛤蜊鍋
雖然沒有八鮮過海的誇張,但這鍋端上來也是嚇死人了,一整條鱸魚「骨肉分離」,切功了得;還有一整排超大顆的蛤蜊像站衛兵那樣挺立,光看精神都來了。
養殖的鱸魚沒有腥味,但店家還是附上了米酒、金桔、檸檬和薑絲,更添肉質鮮美。
海鮮雙拼
一個人來用鍋,喜歡吃海鮮的人也可以點海鮮雙拼,三選二的組合,我們點了鮮蝦和蚵仔,份量十足,絕對吃得新鮮和滿足。
牛五花
色澤紅潤、油花均勻的牛五花捲成波浪狀,感受得到肉質的健康和活力。
挾起一看竟然比牛舌還長,深藏不露啊!
原以為白色的油花會很肥,沒想到開涮後吃起來非常QQ爽口,吸滿了我的剝皮辣椒湯底,風味尤佳。
松阪豬
油花分布均匀,如白雪覆蓋大地,也像古詩寫的:浪花捲起千堆雪。
口感細緻綿密,吸湯汁的能力更強,各種湯底都適合。
加點
本港小卷
這小卷超大隻的,店家給的份量也很夠,一樣輕鬆涮幾下就能有最佳的肉質,不只鮮嫩有彈性,還會噴汁咧!
鴨血
吃了麻辣鍋的鴨血,對它的Q彈多汁印象深刻,加點一份,才能盡興而歸。
蛋腸
基隆獨家小吃,記得多吃一點,讓你的味蕾留住最獨特的口味。
甜點
餐後甜點有明治冰淇淋或奶酪二選一。
我選的奶酪口感綿密,上面鋪著一層ORIO碎餅乾,不會很甜,剛好中和掉火鍋的鹹味,完美!
最後,照慣例要認識一下店家取名的由來。
因為管理基隆港的叫港務局(現為港務公司),集崁仔頂生猛海鮮於一鍋的,當然就叫鍋務局。
鍋務局位於火車站商圈,旅客一下火車就可以先來鍋務局報到,吃火鍋小歇一下,不管一個人、兩個人或一群人都很可以。
吃完火鍋後,再到海洋廣場看海、吹海風,嘴饞還可到孝三路品嚐在地小吃,這一段最短的美食之旅,超豐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