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淡水到基隆,導航建議走高速公路最快,不過我常不聽話,就愛走北海岸,經過三芝、萬金石到基隆,盼有不期而遇的新鮮事;就像這次注意到佛朗明哥陸橋,當各地陸橋喊拆時,它卻華麗轉身,還可從制高點遠眺淺水灣和芝蘭公園海上觀景平台,一座新建長約57公尺的水藍色長廊,終點超大型的婚戒閃閃動人,很是壯觀。
觀景平台位於三芝,關於三芝的地名,我網路爬文得到的是,三芝舊稱小雞籠,清朝時代,在北部有芝蘭一堡、二堡和三堡,一堡主要範圍為今日台北市的內湖和士林一帶,二堡是北投一帶,三堡包含淡水和三芝,日治時期才改稱三芝。
至於芝蘭二字,我查教育部資料指芝與蘭是兩種香草,比喻品德高尚或才質優秀;但此處是否因此命名,就不得而知了。
芝蘭公園海上觀景平台
位於芝蘭公園旁,水藍色的波浪長廊,剛好跟這天的海水顏色一致,走在其中,很有海中漫步的夢幻,所以被稱為「北海岸最美伸展台」,毫不過譽。
芝蘭公園是通往觀景平台的入口,但沒有停車場,所以停車要找附近的收費停車場,或是像我在對面的大馬路邊停車。
一早的入口旁有攤車在賣豬肉,還真的有人來買,看來是在地人的日常了。
公園內是個市集,有夏日必賣的冰品、石花凍,填飽肚子有排骨飯類,還有西瓜,順帶一提,三芝濱海沙地是西瓜的重要產區,又因為三芝是李登輝總統的故鄉,所以被冠上「總統牌西瓜」的美名。
公園靠海很近,一走進來往前直視,就能看見延伸入海的觀景平台,長約57公尺,終點的大婚戒閃耀著陽光投射下的光芒。
這座重建的海上觀景平台是由三芝在地藝術家設計,長約57公尺,兩邊圍欄如起伏不定的海浪,鏤空形狀也像游魚。
白浪和魚群伴行,隨著鹹鹹的海風走到終點,是一顆大大的婚戒。
創作者是胡棟民,「戒指以緣為意、同心為象、指環為形」,不鏽鋼材質映照出海天一色,和戀人浪漫幸福的內心。
選用不鏽鋼是明智之舉,才不會被海風和冬雨腐蝕。
頂端還鑲著人造水晶。
在觀景平台的頂端,可以無死角欣賞海景和海岸風光,傍晚在整個海岸線都可欣賞到落日餘暉。
平台底下沙灘可連接淺水灣,是很多情侶最喜歡漫步的地方,每隨著潮起潮落驚呼不已,浪漫又刺激。
定睛細看,沙灘上有一種快速跑動的小螃蟹,小時候我們都叫它「沙馬仔」,有著跟海沙一樣的天然保護色,沙灘上一個一個的小洞就是它們的家。
岸上走廊是騎鐵馬的好地方,可以欣賞海岸風光,還有各種裝置藝術,也都是海洋的元素,適合拍照。
沿線還有很多家特色咖啡店和餐廳,累了或餓了都可以小歇。
佛朗明哥陸橋
芝蘭公園左側是所老人文康中心,前面的英文字母排列出芝蘭這個古地名來。
一旁圍籬縫隙成了我上佛朗明哥陸橋的捷徑。
陸橋始建於1998年,連接佛朗明哥社區和淺水灣海濱公園,因此而得名。約10年前住淡水常從這座橋底下過,長期受到海風侵蝕斑駁的樣子很少讓我抬頭注目過,直到這回一片深藍彩繪大橋懸在路中央,才讓我眼睛一亮。
今(2024)年7月完成陸橋全新彩繪,深藍的橋面上有著象徵大自然柔美海浪與陽光的橢圓形波花,這是三芝區公所邀請在地藝術家楊樹森以幾何圖形為設計理念的創作,就像把海洋搬上陸地,打造海天一色的意象。
橋面看得出還很新的藍色彩繪,不過不知是否太久沒走陸橋,加上上有海風吹,下有大車呼嘯而過,突然覺得兩側欄杆是否有點低,讓我有點怕怕。
不過看到上面有座類似觀景台,還是心一橫往上走。
果然更上一層樓,更風光無限。
山海全景全入眼簾,還能俯看芝蘭公園海上觀景平台。
雖然各地陸橋都拆了,但佛朗明哥陸橋變身觀景台也是很美。
不過真有不便走天橋過馬路的人,平面還是有斑馬線可以使用。
三芝淺水灣這一帶咖啡廳很多,又有無敵海景,加上最新的海上觀景平台,難怪假日遊人如織,佛朗明哥陸橋是不錯的制高點,可以順便來欣賞一下更美的風光哦!
(20240926更新)
才去芝蘭公園不到一個月,看到觀景平台重新彩繪的消息,剛好路過,便又去看了一次,雖如新聞畫面顏色變得深藍豔麗許多,但不解中段多了幾個大白點,人為或故意不得而知,應該會再修補吧?
同時又注意到右側的後厝市民活動中心有個觀景迴廊,從不同視角看海景也很不錯。
地址:252新北市三芝區後厝里北勢子20-6號(芝蘭公園旁)
開放時間:全年開放
交通資訊:
大眾運輸:
搭乘「台灣好行716皇冠北海岸線」,於「大崛(淺水灣)」站下車(起訖點為淡水捷運站、野柳地質公園)。
於淡水捷運站前、基隆火車站旁搭乘兩地對開的淡水或基隆客運,於「大堀」站下車。
開車導航:芝蘭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