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IBIS飯店自助式早餐~乳膠專賣店~黑風洞~巧克力專賣店~創發海鮮魚翅火鍋飯店午餐~土特產(肉骨茶、東革阿里)~咖啡專賣店~IBIS飯店下午茶~雙子星~千禧星光大道、巴比倫(PAVILION)購物城~IMBI VILLAGE餐廳晚餐~IBIS飯店
鴿子、猴子、「蝙子」?
鴿子、猴子、「蝠子」?
鴿子、猴子、「鬼子」?
為了形容馬來西亞黑風洞三大代表動物,我想套用去年台灣選舉的流行語錄「漢子、燕子、禿子」,可惜栽在蝙蝠上面,最後只能勉強湊合出鴿子、猴子、「鬼子」這個梗。
沒錯,教育部單就「蝙」和「蝠」解釋,都要我詳見「蝙蝠」一詞,而「蝙蝠」又稱「飛鼠」、「伏翼」、「服翼」、「仙鼠」、「夜燕」等,都沒個「×子」,我只好發揮聯想力:蝙蝠→吸血鬼→鬼子。(太牽強?打不到、打不到…呵呵!)
言歸正傳。
位於吉隆坡北方約13公里處的黑風洞(Batu Caves)是我們第二天行程的重頭戲之一。
黑風洞是一個石灰岩洞地形,史載1890年印度商人在此建廟祭拜室建陀,後稱此為神廟洞,是印度以外著名的印度教聖地之一,1892年起每年的泰米爾曆泰月(約公曆1月底、2月初)與辦大寶森節吸引許多信徒來朝聖。
遠遠就可見到高達42.7公尺的世界最高室建陀神像,它於2006年大寶森節揭幕,也是印度教第二高的神像。手執法器、眺望遠方的金黃色神像在大太陽底下顯得特別耀眼。
一到廣場,就看到遊客逗玩或餵食鴿子。鴿子過去是宅急便,現代是和平象徵,總是和人類無「違和」啊!
廣場的左方還有一間色彩鮮豔、外表滿是印度神像的神殿,旁邊散落不少鞋子,這就是後來我為什麼看到不少印度人赤腳上黑風洞的原因了。幾個小孩在大人的引導下,虔誠地頭頂著供品要上去朝拜。
準備展開272階的健行,一窺黑風洞主洞的真面目囉。
不過印度教對婦女服裝一樣有比較嚴格的限制,穿短裙短褲的女生要租借一條圍裙才能上路。
登高的途中不時可見猴子在扶手跳上跳下,或拿或搶遊客的食物,所以導遊特別告誡我們不要餵食,以免養成猴子的壞習慣,不過似乎早就來不及了,潑猴就是潑猴啊。呵呵!
印度人真是「頂頂」有名,路上我見到有人頂了紙箱下來,臉不紅氣不喘的,手上帶著畫像如有神助。
還有印度大人和小孩頂著金色的頭皮,導遊跟我們說那是他們擦薑黃粉去聖廟祈福或還願。
終於爬完272階,我回頭東施顰像室建陀一樣看著遠方。咦,我有看錯嗎?室選陀神像後的燈桿上有猴子?
終於成功攻頂了。
不過黑風洞入口是我莫名的印度教神像。
右手邊入口處是一間販賣紀念品的小商店,由此望去就是黑風洞全景。
黑風洞內壁上盡有各種我不知道的神像故事。
沿著左邊跟著印度人脫了鞋進去,看到他們正在進行點硃砂的儀式,還看到剛才一頭金黃的印度父子正在做著什麼樣的宗教儀式。
穿上鞋再往裡面爬幾個階梯,就是光洞,真的是別有洞天啊!
光洞也有一座印度神殿,同樣在進行其宗教儀式。
回頭再看一眼黑風洞全景。
馬來西亞真是個多種族的國家,連黑風洞都可以成為印度教的重要朝聖地,可見印度人在此的勢力也不容小覷。
至於我們觀光客到馬來西亞就可以體驗到印度教的文化,此行真的值得了。
對了,前面看到了鴿子、猴子,那「鬼子」在哪?
因為在睡覺。
蝙蝠是晝伏夜出的動物,所以躲在黑洞裡,所以我無緣得見。
不過進到黑風洞的人一定會聞到一種惡臭,有一說這就是蝙蝠的便便味道啦!看不到也讓你聞得到囉。
下到山腳後,來一盅冰燕窩,在大熱天底下讓人清涼有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