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搬到基隆,才住了二年不到,我就輾轉台灣各地求學、當兵和工作,雖然都被當做基隆人看待,可我其實很心虛,因為我跟基隆實在不怎麼熟,印象中只有中正公園和廟口,大概跟外地人沒兩樣吧!
今年我重新住回基隆,也開始摸索這裡的風土民情,特別是漁港和海邊公園的建設讓我驚豔,這不是因為選舉到了在幫誰說話,而是我相信公共建設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藍設計、綠剪綵,或是綠規劃、藍完工,好壞大家都有份。
台版威尼斯彩色島
這天我來到了位於和平島南邊的正濱漁港,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十幾棟塗著五顏六色顛覆台灣傳統漁村景緻的透天厝,近來成為打卡的熱門景點,有人稱為台版威尼斯彩色島,即使這天雲層較厚,小漁村依然能鮮明亮麗地彷彿重生。
此行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一嚐吉古拉(ちくわ),上回沒做功課撲了個空,所以這次我們在他十點營業前就已經流連在他店門口,同時也瀏覽這漁村景色。
在一艘的小船裡,我們看到了一隻俗稱刺鮭的河豚,一旁的漁民說這種河豚最近成為部分團體放生的對象,外面有在賣,一隻10元,不過卻破壞了海洋生態的平衡。
10點一到,買客突然約好似地一湧而上,幸好我們事先跟店家打過招呼,搶先嚐到了這手工炭烤的美食。
吉古拉日語就是竹輪,本應念做吉古哇,後來不知怎麼音變成吉古拉,不過這不重要啦!你看老闆戴著面罩、繫著圍裙,忍受著高溫翻動著鯊魚漿裹住的鐵棒,終於成就這基隆獨家的吉古拉美味。
鯊魚漿在碳火中翻轉跳著鋼管舞,接著就傳來新鮮海味,入口軟中帶Q.
好了,因為要爭嚐吉古拉而耽誤的行程可以繼續前進了。
先前走過和平島,所以這次想要踏青的是位於八斗子東側的潮境公園,八斗子瘋狗浪向來令人聞之喪膽,特別是在9至12月的東北季風盛行期間,很容易造成不幸事件,我們到的這天陽光小小露了臉,東北季風不強,所以安全無虞。反倒是偶爾有浪濤拍打海岸激起浪花,總成為遊人追逐的目標。
潮境公園由垃圾集放地變身而成,擺放著不少裝置藝術,鸚鵡螺溜滑梯最受小朋友喜愛,而大朋友們則喜歡跳拍巨大的飛天掃帚,還有同框基隆嶼則是靜態照相的好地點。
如果體力好的話,還可以走上101高地、80高地和65高地,其實雖名為高地,那數字正好代表他的海拔高度,一般人走起來並不費力。
基隆素有雨都之稱,過去冬天難見三日晴,不過近年來或許是氣候變遷的緣故,冬天下雨的機會變少了,所以到基隆玩除了要看氣象預報外,有時擇日不如撞日,說走就走可能還會有放晴的意外驚喜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