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吃月餅、端午吃粽子、清明吃…
潤餅!?
小小一個台灣,關於清明吃潤餅好像沒有統一。
做為一個北部人,我承認從小到大真的沒什麼清明節吃潤餅的印象;我在買安一路潤餅時,闆娘也坦言,中南部比較有這樣的習俗。
不管怎樣,只要店家有賣,想吃就吃,何必說那麼多。
店名:安一路潤餅
地址:基隆市中山區安一路46號
電話:0224250255
營業時間:11:00–19:00(星期日休息)
安一路潤餅店和安一五郎海鮮店相鄰,再過去的小文肉羹也很有名;而且離安樂市場不遠,過一個中山陸橋就到火車站,馬路不大,但地理位置很不錯。
清明時節雨紛紛…(好啦,其實基隆不是清明也愛下雨)
做為基隆潤餅店代表之一,人氣真不是蓋的。
11點才營業,顧客穿著雨衣,再不方便也要來買。
潤餅每捲50元,加皮多5元,原來好像也有單賣餅皮,但一斤多少元的字被膠布遮住了。
側邊在現做潤餅皮。
很喜歡看師傅「玩弄」一團麵糰在手掌間,在熱鍋上一抹,再蜻蜓點水般彈幾下,就能完成一張餅皮。
我看介紹這叫做「擦」潤餅皮,不知道台語怎麼念,有機會再來問問。
擦潤餅皮旁有兩籃高麗菜絲,是重要的配料之一。
店家也很重視食材衛生,把各種配料和製作過程都圍在透明隔板裡,不怕風沙或客人的口水,呵呵!
主要配料除了剛看到的高麗菜,還有肉鬆、蛋酥、花生粉和紅燒肉。
闆娘的動作很快,在我還在欣賞師傅擦潤餅皮時,已經把我的2捲潤餅做好了,
拿在手上還有餅皮的熱度。
下雨天無處去,就回家開吃吧!
因為一捲要留比較晚吃,聽闆娘的建議多加了一層餅皮,避免餡料溼潤穿透餅皮,紅點做記號的就是。
安一路潤餅配料很飽滿,一手無法掌握。
怕咬痕不好看,就從中間對切來看剖面圖。
果然真材實料。
現做餅皮很Q彈,帶有咬勁。
應該是水煮的高麗菜清脆爽口,沒什麼調味卻能吃出甜味;花生粉和肉鬆的香氣很足,紅燒肉鮮嫩有彈性,帶點鹹甜,加上爽脆不油的蛋酥。
整體來說不是重口味,但是很養生,適合現代人飲食。
一份潤餅捲裡有肉、有菜,感覺就像一個飯糰,甚至配菜更豐富。
另一個兩層餅皮包的潤餅留到晚上吃,依闆娘說不用放冰箱,吃起來除了涼一點、餅皮Q一點,和白天吃的沒什麼兩樣。
難怪這就是清明要吃潤餅的原因。
據傳源自春秋戰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勸介之推當官,卻意外燒死介之推,便訂定寒食節禁止用火;寒食節落在冬至後第105或106天,和清明節相近,便演變成清明吃冷食潤餅的習俗。
雖然台灣北部好像少了清明吃潤餅的習俗,但其實個人覺得吃潤餅當一餐也蠻方便的,就像飯糰一樣;重要的是,安一路這家沒加香菜,真的是為我設計的,y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