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去台南吃虱目魚大餐,你可以這樣做。
虱目魚是「啥麼魚」?
傳說鄭成功來台南時,百姓獻上了這種魚,鄭成功以鄉音問是「啥麼魚」,音近「虱目魚」,從此就這樣被定名,另一說也跟鄭成功有關,所以也叫國姓魚。
傳說歸傳說,但是虱目魚是亞熱帶和熱帶魚類,所以至少地點在南部是有道理的。
現今虱目魚多養殖,台南就是大本營。
住家附近有一家標榜虱目魚餐廳,常常是我午、晚餐或招待朋友的地方,不過最近疫情期間減少出門,也懷念起虱目魚的美味。
沒出門沒關係,網路上直接找位在台南、專營冷凍生鮮食品的永昌豐就對了,直接從產地配送到家,自己料理更安心、更實在。
永昌豐在台南養殖業已有超過半世紀的經驗,魚塭面積也高達30甲,採用自製高成本的益生菌養殖虱目魚,所以在生鮮市場上也很值得信賴。
近來全台低溫宅配塞車,不過很幸運地,我訂的很快就到了。
做好防疫儲備,我一次買了虱目魚肚、虱目魚嶺、虱目魚皮和虱目魚丸。
一字排開是不是很壯觀?
暑意全消。
這還只是我預計要用到的份量,其它的當然先放進冷凍庫。
端午連假,就來個虱目魚大餐吧!
滷虱目魚肚
虱目魚是台南的特產,很多人喜歡吃魚肚的部位,我就是其中一個。
虱目魚多刺,網路上看人家手工去刺的過程,就好感動。
真的是誰吃盤中飧,「片片」皆辛苦。
處理好的魚肚就可以做各種料理,煎、炸、滷或做虱目魚粥都不錯,永昌豐把魚刺挑得很乾淨,我們就可以吃得很放心。
滷虱目魚肚很簡單,先將切碎的蒜、薑爆香,再放入虱目魚肚、調味料(蔥、辣椒、五香粉)和米酒,悶煮約10分鐘就可起鍋。
滷出來的虱目魚肚肉歷歷分明,絕對是新鮮貨才有的樣子。
真的假不了。
魚肚肉嫩而不爛,用筷子挾起來還是成片,可見肉質有多扎實。
吃起來鮮美帶甜,絕無腥味。
至於魚肚上的油脂更是肉中極品,晶瑩剔透沈浸於油亮的湯汁中,撈起時就像長恨歌裡寫貴妃「侍兒扶起嬌無力」,入口即溶,不會油膩。
有研究指出虱目魚肚上的油脂富含可分解脂肪的油酸,難怪老饕都喜歡吃魚肚。
虱目魚嶺
所謂魚嶺就是背鰭肉,因為活動力最強,所以油脂夠,適合香煎或油炸,風味最佳。
背鰭肉質明顯透亮,強力伸展出的魚鰭讓人可以想見原有的活動力。
香煎虱目魚時,只要抹上一點鹽巴,就可以放入油鍋,待單面煎到「赤赤」,就可以再翻面煎完。
於此同時,可以試試氣炸和烤的方式。
煎炸出來後,肉質依然堅挺,有如一艘艘的潛艦。
魚嶺肉質吃起來結實不柴,而且看得出來永昌豐的虱目魚嶺很豐厚,絕對吃得到魚肉的存在感,而不會只有魚刺。
是的,魚嶺保留魚刺,所以適合細嚼慢嚥、細細品味。
建議太小的孩子就別吃了,還有別的好吃的虱目魚料理等著呢。
乾煎的魚嶺味道最香、氣炸的最酥脆、用烤的最嫩,各種口感不一,不過怎麼看都是搭配啤酒最好,比較屬於大人味呢。
涼拌虱目魚皮
虱目魚皮是我的最愛。(虱目魚全身寶,讓人不博愛不行。)
一尾虱目魚只有兩片皮,魚皮有膠原蛋白和維生素,補腦護眼。
以前去台南吃虱目魚,特別愛吃魚皮。
永昌豐的魚皮處理得非常乾淨,運送全程保鮮,在這麼熱的天氣,涼拌應該是不錯的選擇。
將魚皮從中間剪成長條形後捲起來。
接著放人沸水中和薑片一起川燙。
起鍋放入冰水中冰鎮再放冰箱冷藏半小時。
端出來時就是一道開胃的涼拌虱目魚皮了。
虱目魚皮膠質非常豐富,難怪剛從冰箱取出時,發現有些靠太近的甜甜蜜蜜黏在一起,為了吃,我只好狠心把它們拆散了。
吃起來Q彈有勁,新鮮無腥味,非常爽口。
沾一點五味醬更搭,口感豐富。
虱目魚丸
永昌豐以新鮮虱目魚漿手工打製後再調味,原型的食材不添加防腐劑和食品添加物。
虱目魚丸純天然食材製成,適合煮湯。
只要灑一點芹菜花,就可以上桌了。
永昌豐的虱目魚丸一咬下就有股鮮甜自然的魚味撲鼻而來。
魚丸扎實有彈性,又帶一點脆脆的爽口感覺,很有飽足感。
這麼一大桌虱目魚料理,超享受的。
誰來晚餐啊?
防疫期間,就低調獨享囉!
後記:
後來把魚皮和魚丸煮成粥,也超棒的哦!
虱目魚富含優質蛋白質、EPA、DHA、鈣質、無機鹽及維生素,因此又稱做牛奶魚,居家料理採購虱目魚,永昌豐值得推薦。
產品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