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橋有林本源宅邸,基隆有...
許梓桑古厝。
雖然規模好像差很大,但以代表性的大戶宅邸來說,基隆好像只有許梓桑古厝可以相提並論。
許梓桑古厝正式名稱為慶餘堂,曾是日治時期基隆區長許梓桑先生居住的官邸,位於基隆市仁愛區。
這樣說可能還是霧煞煞,其實就在廟口夜市後山丘上。
還不清楚?
就是在從在地美食變觀光美食的阿華炒麵斜對面、張仙燴飯旁的愛4路2巷底。
這條巷子以前還稱為梓桑巷。
沿著階梯往上走,不時有貓咪在身邊磨蹭,一點兒也不怕生。
兩旁還有不少住家,這是基隆特色,民宅隨著山勢而上,一家比一家高。
右邊幾堵牆面上的磁磚畫,說明了許梓桑古厝進入21世紀後開始的變化。
基隆八景有幾種版本,其中一種是由許梓桑為其寫下七言絕句,這也就是磁磚畫上的主題:雞山聚雨、獅嶺匝雲、魴頂瀑布、鱟嶼凝煙、仙洞聽濤、社寮曉日、海門澄清和杙峰聳翠。
牆後則是一座座的防空洞,提供當時基隆人避難之所。
兩旁還有叉路通到更高的民宅和廟宇。
不過許梓桑古厝直走到底就是了。
一位老先生在整理回收資源,為他佔據路面表達歉意,不過也看得出來平常真的來客不多。
紅磚、綠樹、水泥欄杆,最後是冬日難得一見的藍天和基隆最高大樓的藍色屋頂。
古厝門前有座石椅,遙想當年或許真的可以坐在這裡看到海港吧?
如今可能都被樓房遮蔽,倒成了看市景的好地方。
元邦皇冠商業大樓是基隆最高的摩天樓,地面33層,高約147.5公尺,非常顯眼,右邊則可以看到也是基隆地標之一的中正公園大佛禪寺。
許梓桑古厝是兩層樓的閩南式建築,不過昔日風華已隨主人遠颺,進到屋內只見裸露的鋼筋和滿地的積水,雖然2016年曾有基隆青年號召協助清理,前面的基隆八景磁磚畫就是其一,但畢竟人力財力有限,平常的維護不易,還是要靠地方政府主導才有辦法。
積水都已經成為藍天白雲的鏡子了。
空洞的兩扇窗,成為地標的畫框。
今昔名樓比一比,真的有點只見新人笑,不聞舊人哭的落寞。
走上二樓,處處可見各種植物喧賓奪主的現狀。
雖說是三合院,但輪廓幾被姑婆葉、蕨類植物破壞。
中國傳統式竹節圓窗還頑強地掛在磚牆上,爬滿了很多植物。
這就是鐵線蕨,也是保存許梓桑古厝文化的主要推手畫家王傑的創作靈感來源,象徵難養的鐵線蕨,卻能在潮溼多雨的基隆找到最佳的安身立命之地。
二樓內部依然有著隨時會塌陷的風險,千萬別太大膽嘗試。
這樣滄桑的美感,據說也成了不少拍婚紗和網美的聚集地。
不過,蚊子真的很多,多拍2張可能就要面臨失血的代價。
古厝使用的TR磚,還有雕花的樣子,很有質感。
離開古厝不遠附近還有座土地公廟。
同樣離夜市這麼近,依然逃不過被冷落的痕跡。
連籤詩都褪色得很嚴重。
金爐也慘被綠化。
古厝何時能再展風華?
我們都在期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