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有幾家知名老肉圓店,這一家以番藷皮製作的肉圓皮特別Q軟,加上紅糟肉餡和特製醬料,讓很多基隆人回味不己。
而日治時期迄今的白磚厝,夾在周遭公寓樓房之間,見證了南榮路這一帶的歷史,也是在地的共同記憶。
店名:白磚厝肉圓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南榮路119號
電話:0931152159
營業時間:10:30–19:30
說實在的,夾在一排約四層樓的公寓間,要你找出這一棟白磚厝有什麼特別,真的很難。
繁華落盡!
據說日治時代,這一棟原先是保正住的,也是附近木造房子中少數磚造的最高樓,而白色外磚特別顯眼,所以也曾是重要地標,被稱為白磚厝。
一樓門簷上還依稀可見斑駁的長安藥房四個字,是當年主人家營生的項目。
原在巷口擺攤的高家肉圓店20多年前搬進一樓,坐實了白磚厝肉圓店的稱號;網上照片還看過幾年前同時有彩券行營業。
好奇的我從一旁南榮路117巷走進去,回首才發現白磚厝的全貌。
三層樓的建築加上鐵皮加蓋,一樓的右半邊是117巷通道,水泥磚造原形畢露。
店主人說,樓上沒住人,肉圓店也只是承租。
透明塑膠布充起了店門,最大的好處是讓裡面吹的冷氣不會跑掉,冬天也能遮擋寒風。
店內桌椅不多,空間更寬敞,相較於其他幾家肉圓店的地理位置,這裡顯得較「庄腳」。
老闆說有外地遊客說這裡是基隆的鄉下。
其實離廟口不過500公尺。
一早就得剁肉、自製肉圓,白裡透紅的肉圓傳達出濃濃的古意。
台灣肉圓約有蒸、油炸、油泡等三種方式,基隆的多低溫油泡。
食用時,老闆從油鍋裡撈起擠壓,再剪成一小塊、一小塊,方便食用。
店裡主要賣的是肉圓,其他就是湯類,有基隆獨特的豆干包,和常見的香菇貢丸湯、魷魚羹。
肉圓(40元)
有發現我的肉圓少了什麼嗎?
吃完回到家我才發現,沒有別人照片裡的香菜。
是老闆知道我不吃香菜、或是香菜要另外請老闆加?
用蕃藷粉做的肉圓皮很Q,但嚼著嚼著就化開了。因為也不是高溫油炸,所以也比較沒有燙口的問題。
內餡主要就是紅糟肉和筍絲。
紅糟肉質扎實,味道很鮮明,沾上店家特調的醬油膏和辣椒醬,口感和口味就很豐富。
筍絲非常脆口,不酸但偏甜。
整體吃起來很讓人印象深刻。
沒香菜也可以啊!
綜合湯(40元)
吃肉圓好像都要搭配豆干包,當然孝三路搭配的是魷魚羹。
都想要吃看看,就來個綜合湯。
基隆的豆干包和淡水阿給像結拜兄弟,差別只是阿給是油豆腐裡包冬粉,豆干包是包滷肉。
魚漿包裹的魷魚不可能看不出來,真材實料;香菇貢丸味道也夠,湯頭清爽。
創業超過一甲子的白磚厝肉圓,現在到了第二代,在劉銘傳路也由二哥開了分店,兄弟各自努力。
至於未來,南榮路本店的老闆說尊重下一代的意願,畢竟他自己當初也是掙扎了一陣子才回來接手的。
白磚厝肉圓除了過年或重要事情,幾乎全年無休,不是我們想的那麼簡單,但這幾十年的老味道,我們還是期待能夠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