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最適合登山健行。
入秋以來,我有這樣深深的感受,因為夏天太熱,冬天太冷,同意的人幫我按個讚吧!
什麼?太廉價了?三歲小孩也知道?
好吧!那我來介紹個在東北角鮮為人知的南子吝步道,海拔196公尺,不到半小時就可以攻頂,360度看山看海,包你通體舒暢、心曠神怡、不虛此行。
近來瑞芳的十三層點燈轟動一時,其實沿著北部濱海公路再往宜蘭方向前進到約81.2公里處的南雅漁村,就是南子吝步道的起點。
開車可以停在對面的南雅漁港。
免費的哦,可惜粥少僧多,有時得排隊等一下。
過馬路也記得要按行人穿越鈕才安全。
往漁村裡走進去,我們一開始沒找到指標,不過村內一位小孩童熱心指路,我們經過一間石頭屋後,還是能找到入口。
步道起點,就在這兩棵老松之間。
也許不一定是「老」松,但兩棵樹站在入口,猶如南子吝山的守護神。
先看一下簡圖,南子吝山海拔196公尺,步道全長不到1000公尺,半個小時就能走完。
不過話說前頭,會有點坡度。
兩旁張牙舞瓜的樹枝糾結成一小段綠色走廊。
右邊圍牆內就是欽賢國中。
接著就展開近300階的木棧道,平常有沒有練腿力,這時就見真章了。
這樣的角度拍,有沒有覺得腿軟?
記得要邊走邊回頭,可以用不同的視界看漁村風光。
中途有景點介紹,最遠可以看到鼻頭角,這也是我下次想要去的地方;近處隱約可見的南雅奇岩地質步道,下山後再來走。
「一路汪洋一路山」
「Where mountain meet the sea.」
中英文都寫得很文雅,我喜歡。
不過英文的單複數用法是不是有點問題?求英文高手解答。
木棧道直奔山巒,可想見當年施工的辛勞。
此後就都是石階路了,離起點才不到300公尺,一次秀給大家看。
這裡更清楚看到南雅奇石區,別急,等一下再去近距離接觸。
半路橫空一朵木槿花,顯得有點孤芳自賞。
泛綠的石頭路像一條青龍,穿梭在盤根錯節的樹網裡,感覺天山老妖就要出來了。
過了500公尺,前面就有個休息的涼亭。
加油,再400公尺就到了。
其實走這條步道的人不算多,也讓聚集在這裡的生物減少被打擾。
可惜來早了,芒草還沒開花呢。
蜿蜒的來時路和遠方的海岸連成一線。
來到了約900公尺處,有個小分岔路,右邊走去是個斷崖。
恐怖哦!
我幾乎貼地伸長手拿相機往下拍,底下好像是明隧道,相機傳來驚濤駭浪的影像,我完全不敢用肉眼看。
(這裡該立個告示牌的,真的完全輕忽不得。)
攻頂了。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觀山觀海,一次滿足。
整個東北角幾座重要的山都在眼前排列著。
由右至左有雞籠山、無耳茶壺山、半平山和草山。
無耳茶壺山我暑假才走過,有興趣的人可以看以下連結。
休息片刻後,準備下山!
中途看到一隻蝴蝶採蜜到忘我,沒警覺被偷拍。
大概是我臉上寫著好人二字吧!
哈哈!
上山半小時,下山更快了。
照我愛說文解字的習慣,有人也對「南子吝」這名字好奇嗎?
本來我用台語去猜:此地為南雅,台語音近似「南阿」,漢字常寫為「南子」或「南仔」,至於「吝」,台語有類似的音,意思為瀕臨險境,或許是這樣得名。
不過網路有公家單位較正式的解答是:南雅=湳仔,指浸水的窪地,南子「吝」山其實是南子「面」山,意指面對南子的山。
看來又是個小小的誤會了。